可能有不少职场人面临着失业、职场转型等挑战。
如果我们开始去认识和接受这些变化,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,去制定应对计划, 这些挑战都可以很好被解决。
搞薯条网圈友 @老瞿 曾在职场工作8年,后面离开职场开始自由职业。
今天他想用创业2年并成功转型自由职业者的经历,给还在职场的你分享一些经验,希望能给到你一些帮助。
你好,我是老瞿,搞薯条网最懂二手书的男人。
一个农村娃靠读书考上一所211大学,留在大城市的小镇做题家。
也是一个在传统的房地产行业踏踏实实奋斗了8年,花了2年艰辛的完成转型的30+中年人,转型过程中走过很多弯路。
目前的成绩如下:
1、有一个小工作室做闲鱼二手书项目。目前运营帐号30+,平均月利润10W+,已持续一年多。
2、23年开始尝试做二手书知识付费。目前付费会员500+,合伙人20个,平均月利润10W+,已持续6个月。
我在上大学时比较崇拜李开复,他给大学生写的7封信。年轻的我读了很多遍,刚好最近又不小心翻出来,觉得真的挺有意义一件事,虽然当年领悟的还不够深刻。
所以今天想用创业2年,成功转型自由职业者的经验,给还在职场打工的你写一封信。
这封信不能让你马上每天2小时月入轻松过万,但如果你看进去了,应该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
这里说的职场打工人主要包含在企业上班的白领等,目前号称是一个中产破产的时代,对这批人的影响是最大的,无论从收入、晋升、还是未来的选择。
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,就是这个时代是不是真的已经变了?
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中产破产的时代,你觉的是危言耸听,还是真实的情况?
今年刚好是我大学毕业的第10年,10年前我凭借一所211大学的本科学历,还能进入到一所世界500强的房企,然后凭着自己的努力,8年的时间,从员工到主管到经理到总监,最后也能号称年薪百万。
而如今我才离开房地产行业创业2年,2021年我在时,某TOP房企江苏区域300+员工,如今已经裁的只剩下70多人,恒大、碧桂园这种曾经的TOP1-3的房企开始资不抵债。
互联网大厂在疫情放开后也开启了裁员模式,大批曾经的网红独角兽企业居然都破产了。
只要稍微关注一下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,就会发现,如今一个211学历很难有机会进入一个世界500强公司。
市场上留给大学生的岗位越来越少,而职场打工人再也不可能轻易的在某个行业实现年入百万了。
在网上看过一张图,挺认可的,因为我以及我的同事,都算得上是曾经的中收入人群,目前我看着一个个都在面临中年危机,尝试谋求转型。
以前社会的收入是山丘型,中等收入人群会最多。
只要你有个文凭,然后各方面能力还凑合,进入到一个大企业,年入20-30W并不是难事。
熬个5-10年,到一个小领导,年入百万也不是没有可能,因为以前企业都在蓬勃发展,有大量的机会,需要大量的人才。
比如那个时候房地产公司,去一个新的城市拿个项目,你就能从一个项目总监干成总经理。
而现在社会的收入分布即将会进入M型结构,就是中收入人群被无情压缩了。
大部分转化成了低收入人群,有少部分人通过一些你曾经看不懂的方式成为高收入人群,比如网红、提示词工程师等。
网红以前我们都是看不起的,而提示词工程师估计很多读者都不知道是什么鬼。
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?
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,城市化的进程,很多基础建设都完成了。
这个基础建设比如我们的房子,够住了,导致地产行业从开始的增长放缓到今天的开始暴雷了,当年那批房地产高收入人群失业了。
再比如,以前每个公司做互联网都需要做一款APP,就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,而现在大的APP已经占领市场,而且很多Saas软件已经特别的成熟。
比如你做知识付费就用知识星球或者小鹅通就够了,根据不需要去开发什么自己的APP,那么这批曾经的互联网精英也不需要了。
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:意识到这个时代要开始变化了。
承认并接受变化真的非常重要。
只有拥抱这个时代,你才能抓住机会继续留在中收入区域,甚至可以越级到高收入人群。
而如果你还是把观念停留在过去,一心想着努力高考,然后靠着一份不错的学历,或者努力做一个忠诚的打工者就想继续保住自己的收入,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。
毕竟现在滴滴开车和送外卖这两个行业,已经被失业的中年人挤爆了。
目前可能主要还体现在一二线城市,而如果一旦大城市这样,更多的曾经的精英和大学生都会流向三四线小城市,向下压缩,那么他们将会取代谁的饭碗?
所以如今还在职场的你,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这个时代随着发展的变化,而不要把一切都当成危言耸听,然后掩耳盗铃。
假设,明天你离职了,也不去别的公司上班,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你可以通过什么赚钱?
相信绝大多数人这个时候会有点懵,从来没有想过不上班,这么多年了,感觉好像不可能不上班,但仔细一想,除了去摆地摊、送外卖、开滴滴,好像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赚钱的技能,更不要谈什么积累,因为绝大多数打工人都是这样的。
我也是一样,曾经TOP30房企最年轻的一批中层管理岗,在职场干了8年坐上300亿区域公司运营管理中心的负责人,然而当我离开职场时,我发现自己一无所有。
我之前做房地产行业的,我可没几十个亿去拿一块地去盖房子,而我当时在整个房地产体系中只扮演了一个环节,真有块地给我开发,可能我还不一定能干的好。
所以8年的职场生涯在我离职的那一刻,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,因为没有什么个人赚钱方式的积累。这应该也是很多打工人的现状,只是大家还没有离开职场罢了,等你离开时,发现自己一无所有。
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,其实就是看看身边那些成功转型的案例。我给大家列举几个我见过并羡慕的:
同事A,以前我们的营销总监,在上班时就一直给一款国外的红酒做代理。
因为卖房子都是高端客户,他就顺带发展自己的红酒业务,有时候成交佣金比较高时,他还能直接给客户送一箱红酒。
我曾经特别看不起他,觉得他对公司不忠诚,人品不行,对不起老板开的工资,可是当我们离开地产行业以后,他转身就完成了转型,而且收入比上班还高不少,那个时候我才发现,原来那个小丑居然是自己。
同事B,以前我们某个项目的营销经理,当时为了获取客户,就自己拍抖音做短视频获取流量,积累了20W的粉丝。
不仅上班时是销冠,公司项目结束了,他离职了,马上开始用抖音给这个城市的多家楼盘引流,收入是上班的好几倍。
同事C,我们项目的一个项目经理,组建了一个地产行业工程师交流微信群。
经过几年的积累,慢慢的有一万多人,几十个交流群,行情不好时,转型做了一个付费社群,收199/年。
因为之前他就给大家经常整理一些干货资料,很多人还记得他的好,付费社群很快就达到了7000多人,一百万到手了。
这是我身边看到的比较成功的转型案例,其实无论是在哪个行业,哪个岗位,只要你有心,你觉得上班只是你的一个副业,你一心想要为自己今后做一些积累。
那么无论是本专业相关,还是没有相关性,其实我们都可以采取一些行动。
大多数时候,是因为我们把上班这个最靠不住的事业,却当成了人生的主业。
同时没有意识到有一天离开工作岗位以后,我们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么。
在以前各个行业蓬勃发展时,需要的劳动力较多,我们有很多选择,可是当经济下行时,一切就都成了问题。
而且上班的时间越久,逐渐磨灭我们一项很重要的能力,就是自己赚钱的能力。
我们已经习惯有一份工作,干一天拿一天的钱,我们不会关心公司是不是赚钱,也不关心自己离开了能干什么。
因为我们能想到的就是离开了公司再找一家公司继续上班。
所以如今还在职场的你,一定要举起右手摸着自己的良心问自己一个问题:
假如我离开了公司,或者这个行业不行了,我也没有去其他地方上班,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我到底能带走什么?我到底靠什么赚钱?
2024年最击中我的一句话就是:这是一个被直播和短视频裹挟着向前的时代。
所以我们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,就是在当下这个时代,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能力?
如果你还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时,其实要看看目前到底什么行业最赚钱?
毫无疑问是短视频和直播,老罗靠直播还清几个亿负债,重新开始创业。
新东方在双减政策以后,靠直播变成了东方甄选,成功转型活下去了,曾经的令狐冲李亚鹏,现在一堆负债,也拉着媳妇开始直播了。
那短视频和直播为什么赚钱呢?
为什么那些身价过亿的明星和网红,每天还在给你推销着9.9包邮的商品呢?
为什么那些清华北大的,甚至阿里P10每天直播7-8个小时给你推销199的课程?
是因为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更是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。
企业没有岗位了,我们也很难在单独的靠信息差赚钱,一个赚钱的生意出来以后,可能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就会在全网散开了。
所以当下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变成了:销售。
只要你能把商品卖的出去,什么产品都会求着你,要跟你合作。
你要销售出去,那你就必须有流量,而目前获取流量最快的方式就是短视频,因为短视频就是当下的一种社交语言,直播就是最好的销售转化场景。
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:疯狂小杨哥,小杨哥之前是干啥的?
拍恶搞视频的,可能他没有火之前,作为曾经的中产,我都不一定瞧得上他,现在通过恶搞视频有了流量以后,开始直播带货,现在每年赚几十个亿应该是比较轻松的。
小杨哥就属于典型的拥抱了短视频和直播的人。
当然说到这里时,很多人会去反驳,如果说大家都做这个了,那实业兴邦呢?谁去造火箭、研究芯片?
你说的也没有错,确实一些前沿的科技需要人去发展,瓜果蔬菜也需要人去种。
但是你要搞清楚两个前提,一是现在是一个产品过剩的时代,瓜果蔬菜太多了,就看谁卖的出去。
二是你一届互联网小白,能不能先养活了自己,有了钱以后,你再去用实际行动去研究芯片和火箭,而不是打嘴炮。
你这样子去研究芯片和火箭,你怎么生活,家里孩子谁养活?
但是会发现,传统的教育也好,或者我们在企业的打工经历也好,我们都没有销售能力。
以前在房地产时,售楼小姐是个贬义词,当告诉别人我是地产行业的,都要赶紧解释一句,我不是卖房子的。
因为大家天然对营销、推销会感到厌烦。
在企业中绝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参与过销售,没有面对过客户。
所以我们会得到一个结论,未来最需要的能力就是销售能力,哪怕你没有自己的产品,你依旧可以活的很好。
如果你有销售能力,在目前比较健全的生产制造环境之下,你完全可以去打造自己的产品,比如小杨甄选。
但如果你只有产品不懂销售,卖不出去,一切都将举步维艰,除非你这个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,但你想要达到这种高度会很难很难,不是一个普通人所能达到的。
所以如今还在职场的你,一定要去提升自己的销售能力。
而这也决定了,你最好要去拥抱短视频和直播,因为这是当下目前最直接的销售方式。
当我们承认了这个时代的变化了以后,也确定了销售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能力,我们需要拥抱直播和短视频,接下来就会转型成功了?
显然不是,我们一定要去转变自己的心态和思维方式。
最近以前的一个地产公司的HR总监朋友离职了,约我吃了个饭。
我惊人地发现,原来哪怕已经走出职场了以后,他的思维方式跟我刚离开地产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。
他现在想做职业规划相关的产品,第一步居然是先搭建一个平台,利用自己在地产行业多年的人脉,链接到设计、工程、成本等各个专业的人,把他们培训成为咨询师,之后就能坐在平台上抽佣。
他准备先花几个月把这个产品包装好,然后再去销售,同步通过基金会的形式,去跟学校合作,以做公益为出发点,然后导流去做付费的大学生职业规划。
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思维方式?
1、这样他就能完美的逃避流量的问题,逃避客户从哪里来的问题,然后做一些不需要面对销售业绩的事情上去。
就跟我当初离职以后浪费了6个月开发APP一样,他们想的也是后面要开发APP,确实惊讶到我了。
因为他不懂销售,不懂流量,所以他会不断的视图逃避,可能潜意识中还会觉得没有产品怎么销售?
因为人性就是这样的,大家不愿意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,毕竟在企业上班这么多年了。
2、因为知识的诅咒,他没有办法跟很多人一样,在没有做IP输出视频和直播的情况下,去生产一些在他看来的互联网垃圾去获取流量。
也不会搞一个大厂出来做自媒体月入10W的虚假人设去教别人做自媒体。
但你发现在小红书那种中年离职,做自媒体月入几万的人设流量最好。
所以在我们认清了很多东西以后,需要转化以前在打工时候的思维方式,要设计出最小的产品去做MVP测试。
比如这种人力资源总监就可以去帮助别人做简历修改服务,看看怎么获取流量。
然后在过程中就去不断的迭代我们的产品。
赚钱的本质,无非就是有一个产品去销售,比如可以是修改简历的服务,也可以是在闲鱼销售二手书的电商。
所以如今还在职场的你,一定要转变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方式,做离钱最近的事情。
戒掉身上的大企业病,勇敢的面对客户、销售和流量,因为卖不出去,再完美的产品都没用。
想的再多,最后没有行动,一切都是枉然。
这也是很多职场打工人的通病,因为目前正在有一份工作让自己养家糊口,同时因为精力问题,可能没有等到被干掉的那天,都很难走出第一步。
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去让自己的想法落地。
同时做好心理建设工作,让自己从一开始就明白,要做成功一个项目,对于自己来说需要突破一些东西,所以给一点时间。
具体的计划建议如下:
1、给自己1个月时间,深挖生财精华帖,看看各种项目到底是怎么网赚的。
你可能会眼花缭乱,嘴里一句句woc,这样居然也能赚钱,是不是割韭菜的?
这个时候接受自己的无知,多看,然后有兴趣的,针对性去看,比如看到很多人做闲鱼二手书,把生财里面关于闲鱼二手书的帖子都看一遍。
这个过程中,我们需要分析下自己的优势是什么,挖掘一下,然后看看各个项目需要什么能力。
比如看到直播很厉害,你可以直接打开个视频号直播,简单尝试下,大概率前期大部分人没有出镜的能力的。
在自己的分析和对比以后,确定一个项目,这就是我们第一个月的目标。
2、通过赶上某次航海,或者链接有结果的人去实操这个项目。
这时我们要清楚的认知到,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次航海或者某个有结果的人。
他们能帮你的只能占比10-20%,剩下80%以上还是需要你自己的努力。
所以不要等,也不要怕,勇敢试错,经验都是干出来的。
一般互联网项目投入都不大的,比如二手书项目也就办个证1500左右,自己先动起来,遇到问题以后,可以等某次航海或者链接有结果的人去解决。
往往很多人会有种想法,比如赶上了一次航海,或者等到了某个大佬所谓的直播,就开始行动起来。
扎心的讲,这是一种逃避,其实生财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,你完全可以自己行动起来了,然后可以链接个有结果的人或者等航海把自己的疑问得到解答。
不要被所谓的训练营给迷惑了,其实训练营,无非还是你有问题,然后有人解答。
你不多尝试,你连问题都问不出来,谈什么赚钱。一定要把赚钱当成自己的事情。
3、给自己几个月的时间去试错。
因为做成功一个项目的公式=熟悉项目流程10%+了解项目底层逻辑10%+反复的执行迭代80%。
我们至少需要花点时间熟悉项目流程,了解一些平台比如抖音的推流逻辑,然后提升自己的执行力。
当你感到迷茫时,可以找个有结果的人聊一聊,当然记得发红包,你需要尊重别人,别人才会尊重你。
4、不要找一些偏门的项目。
生财航海的项目是亦仁带着很多大佬一起选出来的,所以尽可能在航海项目的基础上去做一些项目的选择。
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。
5、不要轻易的去换项目,同时期尝试的项目也不建议超过2个。
等你至少摸着良心觉得自己全力以赴了,再决定要不要放弃。
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看到别人晒截图,你又激动了,觉得自己做的项目不是风口了。
风口这玩意跟小白真的没有啥关系,电商都这么多年了,依旧有人能靠电商赚不少钱。
真心希望每个职场人都能转型成功,成为一个超级个体。